第131章 最后关头(1 / 3)
天下人心浮动,坊间纷纷传言,恐怕这大宋朝就要到此为止了。
百姓们这样想也很正常,自唐末以来,诸侯林立,你方唱罢我登场,国号是走马灯一般地换,现在已经亡国的蜀、唐、汉主这些国家哪个不是传了二世三世四五十年,宋国虽然统一了中原,可是真论起来,国祚也不过才十几年的光景,还远未达到天下归心的地步。
结果先是幽州大败,三十万大军落花流水,紧接着西夏发《讨赵炅令》,岐王赵德芳就是苦主,赵光义的所作所为一旦大白于天下,岂有不失人心的道理?赵光义还没想好如何应对这场危机,就在十万大军的营盘之中被人摘了脑袋,太子匆忙继位。
赵元佐朝令夕改、优柔寡断,似乎因为父皇暴毙刺激的有些不正常的消息,业已在汴梁城传开了。别看深宫九重天,其实皇宫大内那点事儿,很少有不透风的墙,大宋皇室一向比较亲民,宫禁也不及其他王朝森严,这点事儿就更加瞒不住京城百姓了。
摊上这么一个官家,大辽虎狼顷刻南下,陇右关中尽入西夏,巴蜀义军又起,江南骚动不止,不要说寻常百姓,就算是满朝公卿也是人心惶惶。
萧绰在宋国退兵的同时,就迅速拟定了反击计划,仗着士气正锐,就地整合救援南京的各路兵马,反守为攻了。如今风雨飘零的大宋国面临的就是国内不稳、人心思变、两面用兵,皆为强敌的局面。
对于军国大事,赵光义算是个军事理论家,远不及其兄多矣,不过真要与他论起军事来,他也能说的头头是道,而太子元佐则于军事一窍不通,三纲五常、孝悌仁义那一套,总不能拿来打仗吧?幸好他虽能力不足,精神状态也极不稳定,但是朝中文有张洎、武有罗克敌,赵元佐是个没有主意的,一切依从二人主意,倒也暂时摆布的开。
张洎和罗克敌这两个人,一个不修私德,刻薄寡恩,一个心怀不轨,早有反了他老子的心思,就这么两个人,就是他老爹留给他的文武班底。不过论才干,这两个人确实没得说,眼下这场面,不管他们私心里怎么想,都得打起精神先御外虏,真让契丹人放马中原,那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有鉴于此,张、罗二人精诚合作,经过一番讨论,上奏皇帝允准,分别以李继隆、刘廷让、田重进为沧州、瀛州、定州都部署,防御三关。本来在此之前,李继隆临危受命,独领边军,不过这一遭不比出征,而是防御,这样的话各主要关隘必须得有自己的主将,能随时根据敌我情形做出决定,让李继隆总揽军权是会误事的,倒不是有心分他的兵权。
初期交战,双方各有胜负,宋军虽士气不高,毕竟倚仗地利,所以辽军没有占到太多便宜,战报军情传至东京,邸报行发天下,百姓渐渐安心,觉得虽然宋军吃了败仗,但是辽人似乎也没有想象的那般可怕。
但是辽军的总指挥是耶律休哥是一个真正的统帅,而眼下还没有人能认识到他的不俗,宋国自我检讨此番北伐失败的原因,虽然明面上不说,但是暗地里都倾向于认为先帝用兵失误,以致铸成大败,耶律休哥此胜还是运气的成份大一些。
其实眼下这种僵持局面根本就是出自耶律休哥的安排,他根本不在乎这些小胜小败,他的目标是宋军主力,他想要的是破关挺进中原,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他在等待机会,也在创造机会。这个机会,终于被他等到了。
双方僵持不几日后,田重进站稳了脚跟,便开始试探性地展开反击,田重进兵出岐沟关,连败几路辽军,甚至一度收复了涿州。田重进并非冒进,主动出击是朝廷的意思,官面上的说法是要御敌于国门之外,真正原因却是因为眼下军心、民心皆不可用,宋国急需一场大胜来挽回这一切。
田重进的胜利传回开封,整个开封城就像过年一般,惶乱许久的人心终于有些安定下来。赵元佐喜出望外,马上下旨,令刘廷让、李继隆,三军尽出,收复失地。张洎、罗克敌闻言急急劝阻,认为应稳中求胜,积小胜为大胜,赵元佐却是迫不及待,他做事虽然优柔寡断,可是一旦认准了一个道理的时候,却又偏执之极,九牛也拉不得他回头。
圣旨颁下,勒令一直按兵不动,固守阻敌的刘廷让和李继隆立即发兵,扩大战果,务必一战夺回此次因北伐失败而丢弃的领土。刘廷让和李继隆接了圣旨,只得依命从事,不过二人都是老诚持重的将领,一番计议下,决定尽量稳妥行事,以刘廷让部为先锋,李继隆部为后军,前后照应,进行反扑。
其实依着李继隆的意思,眼下还是求稳最为妥当,可是眼下宋国的困难不仅仅是北国一面,承受的压力也不仅仅是军事方面,一场大胜,尤其是收复因北伐败退而沦落北国领土的大胜,对宋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,其意义决不仅仅是一场战争上的胜利。而且圣上如此急促,心底里未必就没有想为先帝挽回颜面的意思。他是一个食君俸禄的将领,又是当今圣上的舅舅,于公于私,都没有唱反调的道理,所以也只能全力配合。
耶律休哥一直把主力埋伏起来,不与宋军做任何接触,他们都是骑兵,来去如飞,机动力强,宋军的斥候很难接触他们,从而打探到有用的情报,而且辽军旗帜番号又比较混乱,远看目测更难察其详情,所以始终不知道辽军隐藏了一支绝对主力。
刘廷让部先行北进,其先锋是平州团练使贺令图,这位将军是将门世家,荫补为官,并没有什么作战经验,他从未和辽人打过仗,倒有一种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气概,率本部兵马攻至河北河间的君子馆,恰恰遭遇了耶律休哥的本部兵马,甫一交战,辽军便不支而退。紧接着,耶律休哥遣使来说,畏于宋军强大,有意投降。
耶律休哥随便派了个人去,只是调侃贺令图罢了,他也知道宋军不可能上当,只不过能拖一时是一时,哪怕让宋军将领核计核计呢,他的真正目的是诱引刘廷让的主力部队进入他的包围圈,眼前这支人马对他来说实在是太瘦了,这只小绵羊还不够他塞牙缝的。
然而令人不敢置信的一幕出现了,贺令图居然信以为真,不但信以为真,而且还兴致勃勃,只带了几十个亲兵就跑到耶律休哥的大营来受降了。高梁河一战杀退宋国三十万大军,赶得赵光义逃之夭夭的辽国大于越耶律休哥随口这么一说,他居然就真的相信人家畏了他的兵威了。
耶律休哥正在中军大帐与麾下诸将策划围歼宋军的计划,听到亲兵传报之后把他吓了一跳,他没想到,宋国的一个将军,居然……竟然……怎么可能就这么傻?
耶律休哥直到这时还不相信亲兵的传报,他亲自跑出大帐,看到骑在马上,得意洋洋的贺令图,再听他亲口报出了自己的身份,耶律休哥才知道不是那亲兵吃饱了撑的跟他这位大于越开玩笑,耶律休哥哭笑不得,马上叫人把这位天真儿童给吊起来,瞧着他那副德性,耶律休哥又好气又好笑,倒是没叫人揍他一顿。
不过这位先锋官既然自己送上门来,耶律休哥便也不跟他客气了,直接令人包围贺令图的先锋部队,把他们一口吃掉,耶律休哥本来是想用这支宋军做诱饵的,这一动手,主将贺令图不在,上下无人指挥,一个也没跑掉,结果先锋的作用全失,自率大队人马行于其后的刘廷让对此全然不知。
结果刘廷让一头钻进了耶律休哥的包围圈,十余万大军把刘廷让的三万人马围的水泄不通。刘廷让布环阵拼死抵抗,宋军步兵天下无敌,正面交锋打阵地战,威风八面,竟然始终不曾突破刘廷让的防御阵线。
刘廷让又使人突围,急报李继隆,自后赶来的李继隆得知消息不禁大战一惊,那报信的副将桑敬浑身浴血,让人扶着沙哑着嗓子道:“大人,刘将军正率军苦战,耽搁久了,恐怕就要全军覆没,还请速发援军啊!”
李继隆麾下众将红了眼睛,纷纷摩拳擦掌地请战,李继隆徐徐踱步,良久良久,扭头问道:“辽军,有多少人?”
桑敬道:“以末将看来,至少不下十万人,刘将军已若撑一昼夜,再也耽搁不得了。”
李继隆双眼微微眯起,缓缓摇头道:“你既看到了十万人,那么他手中就绝不只十万人。十万铁骑,在一马平川的土地上,攻打仓促赶至无险可守的三万步卒,居然坚持了一昼夜而不败?不……不……”
桑战急了,双目尽赤,怒吼道:“李继隆,你是什么意思,莫非胆怯未战么?”
李继隆麾下亲兵按刀而近,喝道:“大胆,你说甚么?” ↑返回顶部↑
百姓们这样想也很正常,自唐末以来,诸侯林立,你方唱罢我登场,国号是走马灯一般地换,现在已经亡国的蜀、唐、汉主这些国家哪个不是传了二世三世四五十年,宋国虽然统一了中原,可是真论起来,国祚也不过才十几年的光景,还远未达到天下归心的地步。
结果先是幽州大败,三十万大军落花流水,紧接着西夏发《讨赵炅令》,岐王赵德芳就是苦主,赵光义的所作所为一旦大白于天下,岂有不失人心的道理?赵光义还没想好如何应对这场危机,就在十万大军的营盘之中被人摘了脑袋,太子匆忙继位。
赵元佐朝令夕改、优柔寡断,似乎因为父皇暴毙刺激的有些不正常的消息,业已在汴梁城传开了。别看深宫九重天,其实皇宫大内那点事儿,很少有不透风的墙,大宋皇室一向比较亲民,宫禁也不及其他王朝森严,这点事儿就更加瞒不住京城百姓了。
摊上这么一个官家,大辽虎狼顷刻南下,陇右关中尽入西夏,巴蜀义军又起,江南骚动不止,不要说寻常百姓,就算是满朝公卿也是人心惶惶。
萧绰在宋国退兵的同时,就迅速拟定了反击计划,仗着士气正锐,就地整合救援南京的各路兵马,反守为攻了。如今风雨飘零的大宋国面临的就是国内不稳、人心思变、两面用兵,皆为强敌的局面。
对于军国大事,赵光义算是个军事理论家,远不及其兄多矣,不过真要与他论起军事来,他也能说的头头是道,而太子元佐则于军事一窍不通,三纲五常、孝悌仁义那一套,总不能拿来打仗吧?幸好他虽能力不足,精神状态也极不稳定,但是朝中文有张洎、武有罗克敌,赵元佐是个没有主意的,一切依从二人主意,倒也暂时摆布的开。
张洎和罗克敌这两个人,一个不修私德,刻薄寡恩,一个心怀不轨,早有反了他老子的心思,就这么两个人,就是他老爹留给他的文武班底。不过论才干,这两个人确实没得说,眼下这场面,不管他们私心里怎么想,都得打起精神先御外虏,真让契丹人放马中原,那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有鉴于此,张、罗二人精诚合作,经过一番讨论,上奏皇帝允准,分别以李继隆、刘廷让、田重进为沧州、瀛州、定州都部署,防御三关。本来在此之前,李继隆临危受命,独领边军,不过这一遭不比出征,而是防御,这样的话各主要关隘必须得有自己的主将,能随时根据敌我情形做出决定,让李继隆总揽军权是会误事的,倒不是有心分他的兵权。
初期交战,双方各有胜负,宋军虽士气不高,毕竟倚仗地利,所以辽军没有占到太多便宜,战报军情传至东京,邸报行发天下,百姓渐渐安心,觉得虽然宋军吃了败仗,但是辽人似乎也没有想象的那般可怕。
但是辽军的总指挥是耶律休哥是一个真正的统帅,而眼下还没有人能认识到他的不俗,宋国自我检讨此番北伐失败的原因,虽然明面上不说,但是暗地里都倾向于认为先帝用兵失误,以致铸成大败,耶律休哥此胜还是运气的成份大一些。
其实眼下这种僵持局面根本就是出自耶律休哥的安排,他根本不在乎这些小胜小败,他的目标是宋军主力,他想要的是破关挺进中原,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他在等待机会,也在创造机会。这个机会,终于被他等到了。
双方僵持不几日后,田重进站稳了脚跟,便开始试探性地展开反击,田重进兵出岐沟关,连败几路辽军,甚至一度收复了涿州。田重进并非冒进,主动出击是朝廷的意思,官面上的说法是要御敌于国门之外,真正原因却是因为眼下军心、民心皆不可用,宋国急需一场大胜来挽回这一切。
田重进的胜利传回开封,整个开封城就像过年一般,惶乱许久的人心终于有些安定下来。赵元佐喜出望外,马上下旨,令刘廷让、李继隆,三军尽出,收复失地。张洎、罗克敌闻言急急劝阻,认为应稳中求胜,积小胜为大胜,赵元佐却是迫不及待,他做事虽然优柔寡断,可是一旦认准了一个道理的时候,却又偏执之极,九牛也拉不得他回头。
圣旨颁下,勒令一直按兵不动,固守阻敌的刘廷让和李继隆立即发兵,扩大战果,务必一战夺回此次因北伐失败而丢弃的领土。刘廷让和李继隆接了圣旨,只得依命从事,不过二人都是老诚持重的将领,一番计议下,决定尽量稳妥行事,以刘廷让部为先锋,李继隆部为后军,前后照应,进行反扑。
其实依着李继隆的意思,眼下还是求稳最为妥当,可是眼下宋国的困难不仅仅是北国一面,承受的压力也不仅仅是军事方面,一场大胜,尤其是收复因北伐败退而沦落北国领土的大胜,对宋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,其意义决不仅仅是一场战争上的胜利。而且圣上如此急促,心底里未必就没有想为先帝挽回颜面的意思。他是一个食君俸禄的将领,又是当今圣上的舅舅,于公于私,都没有唱反调的道理,所以也只能全力配合。
耶律休哥一直把主力埋伏起来,不与宋军做任何接触,他们都是骑兵,来去如飞,机动力强,宋军的斥候很难接触他们,从而打探到有用的情报,而且辽军旗帜番号又比较混乱,远看目测更难察其详情,所以始终不知道辽军隐藏了一支绝对主力。
刘廷让部先行北进,其先锋是平州团练使贺令图,这位将军是将门世家,荫补为官,并没有什么作战经验,他从未和辽人打过仗,倒有一种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气概,率本部兵马攻至河北河间的君子馆,恰恰遭遇了耶律休哥的本部兵马,甫一交战,辽军便不支而退。紧接着,耶律休哥遣使来说,畏于宋军强大,有意投降。
耶律休哥随便派了个人去,只是调侃贺令图罢了,他也知道宋军不可能上当,只不过能拖一时是一时,哪怕让宋军将领核计核计呢,他的真正目的是诱引刘廷让的主力部队进入他的包围圈,眼前这支人马对他来说实在是太瘦了,这只小绵羊还不够他塞牙缝的。
然而令人不敢置信的一幕出现了,贺令图居然信以为真,不但信以为真,而且还兴致勃勃,只带了几十个亲兵就跑到耶律休哥的大营来受降了。高梁河一战杀退宋国三十万大军,赶得赵光义逃之夭夭的辽国大于越耶律休哥随口这么一说,他居然就真的相信人家畏了他的兵威了。
耶律休哥正在中军大帐与麾下诸将策划围歼宋军的计划,听到亲兵传报之后把他吓了一跳,他没想到,宋国的一个将军,居然……竟然……怎么可能就这么傻?
耶律休哥直到这时还不相信亲兵的传报,他亲自跑出大帐,看到骑在马上,得意洋洋的贺令图,再听他亲口报出了自己的身份,耶律休哥才知道不是那亲兵吃饱了撑的跟他这位大于越开玩笑,耶律休哥哭笑不得,马上叫人把这位天真儿童给吊起来,瞧着他那副德性,耶律休哥又好气又好笑,倒是没叫人揍他一顿。
不过这位先锋官既然自己送上门来,耶律休哥便也不跟他客气了,直接令人包围贺令图的先锋部队,把他们一口吃掉,耶律休哥本来是想用这支宋军做诱饵的,这一动手,主将贺令图不在,上下无人指挥,一个也没跑掉,结果先锋的作用全失,自率大队人马行于其后的刘廷让对此全然不知。
结果刘廷让一头钻进了耶律休哥的包围圈,十余万大军把刘廷让的三万人马围的水泄不通。刘廷让布环阵拼死抵抗,宋军步兵天下无敌,正面交锋打阵地战,威风八面,竟然始终不曾突破刘廷让的防御阵线。
刘廷让又使人突围,急报李继隆,自后赶来的李继隆得知消息不禁大战一惊,那报信的副将桑敬浑身浴血,让人扶着沙哑着嗓子道:“大人,刘将军正率军苦战,耽搁久了,恐怕就要全军覆没,还请速发援军啊!”
李继隆麾下众将红了眼睛,纷纷摩拳擦掌地请战,李继隆徐徐踱步,良久良久,扭头问道:“辽军,有多少人?”
桑敬道:“以末将看来,至少不下十万人,刘将军已若撑一昼夜,再也耽搁不得了。”
李继隆双眼微微眯起,缓缓摇头道:“你既看到了十万人,那么他手中就绝不只十万人。十万铁骑,在一马平川的土地上,攻打仓促赶至无险可守的三万步卒,居然坚持了一昼夜而不败?不……不……”
桑战急了,双目尽赤,怒吼道:“李继隆,你是什么意思,莫非胆怯未战么?”
李继隆麾下亲兵按刀而近,喝道:“大胆,你说甚么?” ↑返回顶部↑